下页小说站

下页小说站>三国司马孔明 > 第四十四章说在战争前的话(第1页)

第四十四章说在战争前的话(第1页)

年底,于禁带着一些乡勇从泰山回来。

数个月没有见面,太史慈、武安国见到于禁回来欣喜若狂,吵吵着要给于禁接风。

武安国嚷嚷着:“哎吆,于兄弟这一走数个月的时间,想死俺老武了,今天无论如何也要与于兄弟喝一杯。”

“是啊,哈哈哈。。。。。。”

接风是个由头,几个人心知肚明,馋酒了。

最近百姓的日子好一些了,几个武将喝酒的机会多了起来,老板时不时地拿出好酒好肉招待一番,但也不是天天有。今天有这个机会,怎么说也要好好喝一壶。

司马孔明指了指这几个家伙,笑骂道:“你丫的自己馋酒就明说,还拿于禁说事。走吧,把家里的人都叫上,给于禁接风。”

“好嘞,俺去叫。。。。。。”

这一次一个都没有少,李斯、孙灿、张桐等,乃至孙澜、张瑜甚至苏平都来了。

酒过三巡,司马孔明说:“此次于禁回乡走了一趟,说说那边的见闻吧。”

要说正事了,众人放下酒杯正襟危坐。

“老板,按照你的嘱咐,禁北去河北,南下兖州,经泰山、北海一路走来,大体情况与老板所说的一样,黄巾活动很猖獗,尤其是河北、河南这些中原地带。禁就有点不明白,太平道如此猖獗,规模如此庞大,朝廷竟然不闻不问,就不怕闹出乱子?”

李斯接上话茬:“如果成了气候,还真有可能闹出乱子。老板预判,过了年要出大乱子,看样子是落在了太平道身上。”

司马孔明点点头,于禁说的情况与后世差不多:“嗯,说说北海的情况,靠咱们最近,影响也最大。”

“北海情况有点不一样,北海西部头戴黄巾的人比较多,东部少得多,最特别的是越是往东走人烟越少,所过村庄没有十室九空也差不多,一半人走光了。临近不其县更是荒凉,除了几个大户和家奴,村子里几乎没有人家。”

张桐笑道:“北海东部靠近不其县,没有粮食吃人都跑到这里来了,哪里还会有人?至于西部,大概消息还没有大面积传过去,若是到了明年开春,人流也会往这边流动。如今不其县人口会超过十三万,近十万都是从周边县涌入。”

张桐说的是实情,这个年代消息只能靠口口相传,传播的速度差多了。

即便是这样,流入的人口也相当惊人。

李斯感慨地说:“是啊,老板不仅拯救了不其县全县人,如今连带着周边县也跟着沾光,功德无量啊。”

“没想到老板带来的品种如此高产,今年粮食不愁吃,麦子长势喜人,头一场雪已经覆盖住麦苗,按照老板的意思明年必能丰收,十几万人小意思了。”

孙灿等种庄稼的人无不唏嘘,以前一年一季,现在好了,收割一茬再种一种粮食,这种事闻所未闻啊。

司马孔明摆摆手,大气地说:“不怕人多,我们的目的就是拯救饥民,既然粮食不再是问题,要做好接收难民的准备。这件事情李县丞和孙灿、张桐多费点心思。”

司马孔明吩咐的事,三人赶紧接下来差事:“诺,老板,我等一定妥善安排,尽量接收饥民。”

“张瑜和孙澜,你二人手中的民团规模有多少?”

张瑜说:“老板,一团四个大队,十六个中队六十四个小队五十人一小队,共计三千二百人。还有一些训练合格的人划归替补队员,目前有五百人。”

紧跟着孙澜汇报:“老板,二团与一团相仿,总人数三千二百人,替补队员四百五十人。”

司马孔明点点头,虽说六千人少了点,质量却有保证。

“苏平,说说兵器制造的情况,能否在这几天全部装备民团?”

见老板问到了自己,苏平急忙抱拳说:“老板,兵器制造基本完成,就等老板发话了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