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页小说站

下页小说站>小侯爷的七年科举五年开封之路[七五] > 第27章 第 27 章(第1页)

第27章 第 27 章(第1页)

第二十七章

从官家看过水泥后,便下令开启了水泥厂的建造,并且等开始生产出水泥后,加大投入,开启了修路模式,将汴京城外的官道都开始修建,只是纯人工会稍微缓慢一些,还不让外来人员入城。

只允许没有修路的道路,毕竟这是京城,不可能所有的道路都给堵了。

就是这样也有不少人怨声载道,因为想要入城那就必须绕道而行,本来就不是一个交通发达的时代,这么一来就更缓慢了。

好在冬天出门的人也少,大部分的人还是可以忍耐的。

庞昱更是窝在房里不出门,就他那五点基础体质稍微加了点的小渣渣,出门就得冻死,偏偏他还不敢随便加点,深怕有什么紧要关头需要点数。

当初在少年的花园里种植的棉花,最后也只是成为了一匹布,让官家看过后,同意大面积的种植,可要等能做一床棉被,又或者棉衣棉裤,总感觉还遥遥无期。

捧着个水袋,这是赵珏给他从草原弄来的装水的袋子,这会被他拿来装的热水,揣在布袋里,这就是一个完美的热水袋啊!

比小炉子方便多了,庞昱嫌弃小炉子太膈应了。

不过这玩意他只有白天需要用,晚上有赵珏那个大暖炉在,他要什么热水袋汤婆子,有少年足矣!

少年是他羡慕不来的体质,这冬天必备,最让庞昱惊叹的是,少年夏天还凉快!

纯天然冬暖夏凉!还有什么比这更棒的!

大概是常年习武的原因,赵珏即便穿的不多,也不会觉得多冷,跟他正好相反的庞昱,冬天裹成一个球,老远像是一个雪球在滚动。

至于为什么像雪球,还不都是赵珏打扮人形娃娃,给庞昱披上了他用狐狸毛做的斗篷,那可是纯白的狐狸毛做的,整个斗篷上找不出一根杂毛来,价格就不用说了,普通百姓是绝对买不起的。

也就巨富的襄阳王能拿出来,还给小崽量身定做,等他长高一点,就用不上这斗篷了。在普通人看来,这完全就是浪费。

很快庞昱就迎来了系统的考试,有文化课的,也有选修课的,选修课其实比较简单,只需要他弹奏完整的一曲便可以通过,错误越少,获得的分数越高。

文化课要考的就多了,还得写作文,还必须是按照古人的思路来写,真的是头疼的很。

这还是庞昱只学了一部分,很多都还没开始学呢,等以后参加科举,走常规路线的话,要先参加常科,差不多跟现代的高考差不多。

除进士科之外,还有诸科,包括九经、五经、开元礼、三史、三礼、三传、明经、明法、明字等科。(来自网络分享宋朝的科举制度。)

记性差一点的根本学不过来,没点底蕴的家族,要从头开始学,想想都知道会是多么的困难。

读书不光是贵,还很难,这也是为什么,许多的普通百姓目不识丁的原因,因为根本没银子也没机会。

大宋自开国以来,努力的让寒门子弟读书识字,更重要的是,不想让那些世家掌握过多的实权,这些人一般会做的事,就是给自己的家族捞好处,并且还不听官家的。

所以官家更喜欢那些寒门子弟,没根基需要依靠官家的提拔,基本上就是官家指哪,他们就打哪,可比那些世家子弟好用的多。

这也是为什么,官家会重视庞昱一样,先不说庞昱他爹,一个迁出去的旁支,在朝中没什么根基,之前被刘氏拿捏,还不就是因为没有家族撑腰。

一开始官家用庞吉,是因为刘氏在那吹的枕头风,加上这小子说话好听,后来发现他不光能说会道,办事还很牢靠。

这样的人才怎么可能放过,自然是重用起来,官家这时候还是很求才若渴的,毕竟他还不想因为工作累死自己。

赵珏一向本着自己轻松,让底下的人去忙活的精神,这都是跟他哥学的。

早年官家也很勤奋,起早贪黑的工作,后来发现,根本不是这么个理!

这些人他再勤奋也不会多满意,还总是指责他哪哪不行,简直气死个人,看他家弟弟吃吃喝喝开心的很,官家心态爆炸,直接躺平了!

反正做不做都那样,还不如让底下的人去做,等结果出来都是一样的,何必累死自己。

特别是后来官家的儿子都没了,养了那么大的太子,就这么说没就没了,后来连老婆都跟着没了,弟弟又开始闹变扭。

好在自家弟弟总算是长大了,不光不跟他置气,还知道心疼哥哥,有好东西就来跟他分享,官家觉得自己也不能小气,该给弟弟的好处就要给。

想想这弟弟也是可怜的,还没出生就没了爹,后来又没了娘,长大了,连个王府都没办法给他,大内周围的王府都住的满满当当的,哪里还有地方给他住,这不,才跟他这个亲哥挤在一个地方。

庞昱要是知道官家的想法,大概会喷血,你管这么大个皇宫叫挤???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